美對華芯片禁運,中國釜底抽薪,秦剛一通電話,荷蘭當場作出承諾

 新聞資訊     |      2023-02-01 03:50:09

就在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即將動身訪問中國之際,近日多家美國媒體集中報道了一則重磅消息,據美媒援引知情人士的話報道稱,在經過多輪會談后,當地時間1月27日,美國、荷蘭、日本就進一步收緊對華出口半導體制造設備一事達成一致。根據協議,荷蘭和日本同意將美國去年10月份所實施對華半導體禁令擴大至兩國境內的企業,其中包括荷蘭最大光刻機出口商阿斯麥以及日本半導體裝置出口商東京電子以及尼康等。



據了解,美國去年10月份出臺的對華半導體禁令主要內容是,美國除了限制向中國出口半導體制造設備及應用軟件外,同時就連從事相關行業的美國人,在未獲得美國商務部的許可下也不被允許向中國客戶提供服務。這也是美國在半導體領域對中國出臺的迄今為止最為嚴厲的制裁措施。由于美國擔心在上述禁令出臺后,會把中國的半導體市場拱手讓給日本和荷蘭,因此,從去年年底開始,美國先是對兩國企業施壓,要求這些企業不要把制造半導體的設備出口給中國,但是礙于中國龐大的出口市場,比如像荷蘭的阿斯麥公司曾直接拒絕了美國要求,于是美國轉而開始向荷蘭以及日本兩國政府施壓。



美國雖然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以及半導體制造設備出口商,但是日本與荷蘭卻擁有獨立于美國之外的技術,比如阿斯麥公司制造的用于制造芯片所需的光刻機就不受美國的約束,2019年,在美國的施壓下,阿斯麥雖然暫停了向中國出口先進的EUV光刻機,但是中國仍是該公司舊款光刻機主要買家。日本則是主要是出口半導體制造裝置,中國是主要購買方之一。如今在美國推動下,荷蘭與日本作出妥協,可以預料的是未來中國半導體行業大概率會受到影響。值得一提的是,或許是因為布林肯不久后將訪問中國,美國不想在此時把關系鬧僵,因此美日荷三國在達成協議后并未對外公布任何細節,同時三國還拒絕就此事進行評論。當然不管協議內容如何,從三國閉口不談可以看出,這項協議今后勢必會對中國與荷蘭、日本以及美國之間的經貿關系產生影響。



尤其是荷蘭,就在1月15日,荷蘭外貿與發展合作大臣施賴納馬赫爾甚至公開表示,荷蘭不會草率接受美國對華實施的新限制。此外,阿斯麥首席執行官溫寧克也多次表示,其將會與美國進行協調,不會放棄中國市場。如今荷蘭卻出爾反爾可以說深深傷害中國的信任感。因此就在上述消息傳出后,中國外交部長秦剛也是一通電話打到了荷蘭。據外交部網站消息,1月30日,秦剛同荷蘭副首相兼外交大臣胡克斯特拉通了電話。在通話中,秦剛表示,中方愿同荷方加強多邊領域合作,共同維護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中方期待同荷方攜手努力,推動中荷關系不斷取得新進展。



對于秦剛的表態,胡克斯特拉當場作出承諾,表示荷方愿意與中國加強各領域之間的合作,將繼續以負責任方式處理對華經貿事宜。此外,荷方還邀請中國出席荷聯合主辦的水促進可持續發展會議。從荷蘭的表態可以看出,荷蘭還是不愿放棄與中國的合作關系,美國拉攏荷蘭對華芯片進行限制,過程可能不會那么順利。當然,不管美國如何打壓,只要中國堅持走自己的路,相信未來中國一定能在半導體領域取得巨大成績。